1991年上映
由李安和James Schamus編劇
在第28屆金馬獎上入圍九項大獎,包含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與最佳原著劇本等。
朗雄並以此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王萊以此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為李安導演父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內容在描述一位北京老父親,
老年到美國找定居的兒子
但,與他的美國媳婦擁有文化及生活上的代溝
以下有雷(內容慎入)
長住北京的老父親,在晚年的時候去到美國找兒子與媳婦一同居住
說英文的媳婦跟他語言不通
一個月幾乎24小時的相處
在那小空間裡令人窒息
媳婦瑪莎沒辦法提筆寫下小說的下一章
老父親也覺得很鬱悶
一開始在看這個部分的時候,我覺得為什麼雙方都不體貼對方多一點呢?
媳婦瑪莎好像就看老父親不順眼,處處覺得自己委屈
可是,我再想想,如果突然間有個陌生人闖入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又無法溝通,我應該也會覺得很煩躁😡😡😡更何況,幾乎24小時的相處跟有寫出作品的壓力在呢?
而,老父親則是在適應沒有朋友跟不能講中文的環境,整天只能待在家裡,只能等兒子下班回來的時候說說話,應該異常的鬱悶。
而,老父親在教太極拳的時候
結識了台灣過去教烹飪班的陳太太
不得不說,老父親有那麼一點的倔將在此顯現出來
別人叫他不要他偏要😜😜😜
後面的劇情也會顯現出來
在父親與妻子的壓力下,
兒子無法承受,便決定為了自己的家庭要將父親送去養老院
還為了裝好人,想說幫他找個伴一起去
就聯絡了陳太太的女兒
不得不說,兒子的演技真的是挺尷尬的😅😅😅
在陳太太死命都要跟上女兒跟孫女的時候
我真的覺得很鼻酸😭😭😭
老人家說著不想被拋棄,自己老了不中用了
這一段,我覺得王萊女士的演技大爆發👍👍👍
充分表現出老人對自己被拋下的恐懼😱跟對自己不中用的鬱悶
而且,李安的敘事方法不會讓你覺得很灑狗血
讓我覺得看了很舒服
老父親知道兒子的心思的時候,選擇了自己先行離去,跑去當中國城餐廳的洗碗工
畫面ㄧ轉換的時候,眼淚💧真的是充滿淚珠
那白髮老人,站在洗碗槽前,被領班嫌棄的神情
即使他是太極拳大師
即使別人輕視他
他還是不願意讓孩子看到他老了、失態了
最後,那佇立在洗碗槽前不願意離去的腳步
站立得直挺挺的,一步也不挪
是他尚存的自尊
在看守所與兒子的談話,說道
如果你還想盡孝道,就在唐人街幫他租個房子吧
老父親是明理的,有時住在一起
那文化的差異、生活習慣的不同
累積的怨懟會讓人難以忍受
而,有點距離的生活也未必不好
只是想著曾經為你付出、犧牲的父母
在生命的末端,你選擇了新的家庭
還是不免讓人感覺到心酸😔
這部片,讓人不禁思考父母的愛與孩子的愛的不同
可以用生命護著你、照顧你的父母
為你把屎把尿
見過你最糟糕的一面
卻還是深深的愛著你
而你有珍惜過嗎?
在孩子的面前,
他們始終想逞強的表達出自己的能力
不願讓孩子照顧
有時想想,我們為什麼不能放下自尊承認自己做不到呢?
我覺得這部片滿發人省思的,即使它的聲效還有些演員的演技令人出戲😂😂😂
但以李安導演的長片處女作來說,我覺得很不錯👍👍👍
總而言之,瑕不掩瑜是值得推薦的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