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國女孩》觀後影

由新銳導演阮鳳儀所編導的電影處女作品,找來知名導演林書宇監製之外,演員陣容更是集結金馬影后林嘉欣、莊凱勛、曾寶儀、夏于喬等諸位實力派演員,還未上映就已經入圍第58屆金馬獎7項大獎。

《美國女孩》的劇情描述2003年,移民美國五年的莉莉抱病帶著兩個女兒從洛杉磯回到台灣,與聚少離多的丈夫梁宗輝團聚。大女兒芳儀因不熟悉中文導致成績落後,被同學戲稱為「美國女孩」。環境與文化的落差及拘束性,導致一心渴望返美的芳儀與母親莉莉衝突不斷,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緊張,並隨著正值的SARS疫情的爆發來到高峰⋯⋯。


🇺🇸🇹🇼

這邊想分三個面向(人物)談我看到的電影。,分別是大女兒、莉莉和宗輝。


大女兒芳儀🙎🏻‍♀️

「我沒有同意要回來。」

充滿壁癌的灰舊老公寓、wifi永遠連不上、姐妹同擠一張床、被學校同學訕笑稱美國人、許多考試與成績壓力、剪去的長髮更是直接加劇了芳儀對所處環境及母親的決定的不滿。

我認為表象顯著的文化隔閡、生活習慣、地域差異,實則是芳儀對於母親的病情擔憂與恐懼而產生的排斥反應,藉由找他人怪罪使內心的不安得已釋放的行為。


「我可不想在美國整天吃漢堡,變成大胖子。」「那你怎麼就知道我們想當美國人?」

「騎馬的時候就像世界停了一下,好像什麼都不重要。」

馬對於芳儀的象徵,是意味著美國,熟悉的、可控制的從前一切,而在馬廄的馬匹卻不願順從地戴上項圈。想藉由騎馬掌握自由、假裝回到美國的芳儀被拒絕,正是過往直接地打臉了現在,如同起初去美國並不是自己的意願,此刻在台灣的自己,再不願意,也必須適應現況,不可能回到過去的。


母親莉莉👩🏻

「摸到硬塊的時候我心想,完了,怎麼繞了一大圈,還是回到了原點?」

「你以為買房是為了我自己嗎?我在你眼裡這麼自私嗎?」

「帶芳安去醫院好不好?」

女人、妻子、母親。沒有人能夠做到完美,但我在莉莉身上看到了盡力做到她最好的模樣。

莉莉的美國夢因為癌症不得不中止,必須暫時返台治病,除了必須面對罹癌的現況,還要處理女兒的不理解跟諸多指責;儘管因重病才得以重逢的夫妻,久別的共處卻不是同床共枕而是同床異夢,從那段她不願用丈夫躺過的枕頭便可看到兩人的關係確實因為地域與時間的關係產生出距離及陌生感;自己身軀的苦痛之外,精神連同女兒的也要一併安撫及顧及,日常的準備口罩、進家門前全身消毒並清洗衣物,是她可以為家人做的一切準備,甚至不顧自身染疫風險及丈夫阻止也要帶小女兒去醫院檢查。

林嘉欣將莉莉內心那複雜的情緒詮釋得絲絲入扣,細膩的演出讓人為之動容,也讓人不由得對於母親這個身分肅然起敬。


父親宗輝👨🏻

「如果妳還是覺得美國比較好的話,我窮到脫褲子也會把妳送回去。」

守舊的觀念、與其改變不如適應現有環境,宗輝是一個台灣傳統父親的角色。腳踏實地地賺錢養家庭、還因為太輕信友人不時被騙騙小錢祈求能藉此招福發財,使遠在他鄉的家人能不愁吃穿、安飽度日。電影一直以來面對妻子病情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盡力滿足女兒的願望與要求,儘管會忘記女兒的飲食喜好,展現的父愛卻是直白且具體的。而後半段得知小女兒芳安沒有生命危險,能出院返家時在樓梯痛哭失聲的場面,才展現出一直壓抑著的脆弱與情緒,在那無人的樓梯間默默地宣洩釋放了出來。

那樣的父親形象,我想不只我,許多人多少都能看到幾處自己爸爸的影子存在。


🌂🎐

如同片中母女三人到美式餐廳享受聖代、一家人替父親染髮的幾段畫面,儘管一家人生活不免爭執與衝突,卻也有歡笑與快樂的片段交織而成。我們能很自然地感受到這一家人都在努力做到他們能做的最好。就像芳儀的同學在芳儀抱怨母親後所說的:「如果這就是她能做到的最好呢?」電影最後,被推開的家門上吊著四把不同顏色的雨傘,與敲響著的風鈴作為電影最後的畫面,陽光明媚的午後讓人感受到一股暖意,未來儘管未知,卻有家人的愛相互扶持著。


翻畫自美國女孩電影劇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影心得
    全站熱搜

    一支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