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勞倫茲
《所羅門王的指環:與蟲魚鳥獸親密對話》讀後心得
奧地利動物學家康拉德.勞倫茲 ,以雁鵝及穴烏的研究揚名國際,被譽為「動物行為學之父」。他不僅對動物懷抱著熱情,也樂於跟大眾分享,著有《所羅門王的指環》、《和動物說話的男人》、《攻擊的秘密》、《和動物生活的四季》、《雁鵝與勞倫茲》等,於一九七三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所羅門王的指環》此書是勞倫茲最膾炙人口的科普著作,並被紐約公共圖書館列為自然科學類十大好書/誠品書店《一生的讀書計畫》推薦。
🤩
滿滿乾貨呀各位!各種禽類的專業知識及全面的豢養建議,除此之外還能看到了勞倫茲對禽及獸的關注及感動。勞倫茲飼養過的動物種類繁多,從穴烏到水鼠都出現他在艾頓堡家中的一隅過。其中,我對於幾篇雁鵝、穴烏的描述的章節印象特別深刻。因為都是他親自花心思打造、建構符合動物們生態習慣的環境,這樣用心去塑造並適應那些鳥群的生活,我想除了 研究結果之外,更多的是他從牠們身上感受到的回饋及幸福。
🔎
如果真的沒空看完整本書,首推這篇《如何選購動物》。如果說杜白的《穿靴子的咖哩皮皮》是飼養動物的入門篇,那麼勞倫茲的建議便可以說是進階篇!他從各種面向去分析飼養前的考量,從釐清飼養目的、工作彈性程度、動物習性說明、照料環境評估去分析及建議。就算日後沒有收養寵物的打算,內容對於動物們的說明介紹仍舊非常受用。
🦤
「最奇妙的是,雖然我們把這隻大鳥養得和別人家的貓狗一樣馴良,像這樣的經驗就算一再重複,也不會因為司空見慣就失去魅力。」
沒有飼養過任何動物的我,起初抱持著與內容不會有太多共感的預設立場去閱讀實在是太粗淺。勞倫茲讓我也一同經歷了那些打造環境、感受到那些因為用心付出與花時間和動物們相處後才能體驗到的深層快樂。
🗒
以下先分享幾段我特別意外的動物知識,即使沒空親自閱讀,可以獲得幾個小知識。
1 小雁鵝這種對於手足的依戀之情,並不針對任何特定對象,而只和數量有關。如果我帶走的是多數,只留下其中兩、三隻在家,那麼牠們就會心甘情願、安安心心地跟我走,可是留在家裡的少數幾隻就會哭得半死。因此,每回我出去散步,要麼就只帶瑪蒂娜,要麼就一幫兄弟姐妹全帶上。
2年輕的穴烏不像大多數其他的飛禽,天生就曉得怎樣應付威脅牠生命的強敵,在第一次見到貓、狐狸或松鼠時,就知道立刻逃開。一般的飛禽不管是由人還是由自己的父母養大,對敵人的反應都是一樣,再小的鴿子也不會輕易讓貓抓著。
如果我們栓著一張紅棕色的皮在池塘邊慢慢地走,一隻由人親手餵大、最最馴良的水鴨子看見了,也會警戒地逃開。從牠對待這個偽裝的幌子的態度,你可以看出牠對於牠的死敵—狐狸的模樣清楚得很,牠會緊張而小心地逃進水池子裡,眼睛動也不動地死盯著牠的敵人,隨便狐狸走到哪兒,牠就在水裡跟到哪兒,同時不斷地發出警戒的叫聲。牠知道,或者應該說牠先天的反應就知道,狐狸既不能飛,也不能在水裡趕上牠。
3就我所知,大概沒有別的動物比水鼠更受習慣左右了。在水鼠的天地裡,幾何上的公理是: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並不是直線,而是牠走慣了的路。⋯即使牠選的路線長得冤枉,需要一再迴旋,一旦走成習慣,牠就再也不肯改道。
🏰
「⋯尤其在傍晚,這群鳥總是繞在我們的牆垛飛來飛去,高聲叫喊,彼此招呼。有時我相信自己能了解牠們在說什麼:我們就像老家人一樣熱愛自己的家,只要有石頭、牆垛可以保護我們,我們就在這裡築巢,在這裡飛翔。」
《老家人》這章,可以明瞭作者對穴烏的喜愛跟珍視,除了多年來的經歷造就的手把手的知識外,身為任由動物自由行動的動物保護人,我看到更多他的感動及生命力。章節的名稱是作者父親在其自傳中提及的內文,適切地形容了穴烏與艾頓堡的關係。
「現在嬌客已經走了好久,下落不明。紅金在老年時,被一個好心的鄰居用氣槍誤殺在花園裡。但是艾頓堡的穴烏還是很多,牠們在我們房子的四周飛來飛去,轉的方向都是從前嬌客轉過的,用的上旋流也是從前嬌客用來升高過的。凡是第一批穴烏所熟悉的傳統,都由紅金傳給我們現在的穴烏了,牠們忠實地舉行著,和舊時那一批沒有區別。」
作為章節的最後收尾非常感人,儘管當初的元老不再,當時的傳統和習慣卻有幸被保存並延續了下來,好似那些人從沒離開過。
🦌
「從許多鳥都有特別的求和訊號這樁事來看,可以知道這種反應不但是盲目的、本能的動作,而且由來已久。⋯一個佔上風的強者不管是為了什麼原因(單純的機械式反射也好,高度哲學味的道德標準也好),不肯加害於一個向牠卑躬屈膝的弱者,就實際的結果而言,都是一樣。」
「在演化的過程中,如果某種動物發展了一種可以將同伴一擊致死的武器,那麼為了生存下去,牠只得再發展出一種可以阻止牠危害種族生命的社會禁忌。在依賴獵取他種動物為生的猛獸裡面,只有很少幾種是單獨過活,可以不需要這種禁忌的。⋯這種特別遺傳下來的衝動和禁忌,以及大自然賦予某一社會性動物的特殊武器,組成了一組非常繁複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不但經過細心地安排,而且還有自我抑制的作用。⋯只要一種生物,他的武器並不長在身上,而是出於他自己的工作計畫。因此,他的本能裡沒有相當的禁忌可以阻止他濫施殺伐,這種生物就是人。因為沒有節制,他的武器在幾十年之內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變得多麼可怕。可是與生俱來的衝動和禁忌就像身體的構造一樣,並不能說有就有,必須慢慢發展⋯沒有這種禁忌,人類一定會用自己創造的東西毀滅自己;因為我們沒有本能可以依賴,我們必須有意地培養出這一類的約束和禁律。」
最後一篇《道德和武器》,可以發現許多被誤導的認知,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被捧上天的天使小鹿斑比,其實是勞倫茲眼中最為兇狠、殘酷的一種動物。牠以那毫無約束力的角,攻擊周遭的生物,根據紐約動物園前任園長所述,馴鹿每年造成的意外比受俘的獅、虎嚴重得多。因為錯誤的認知,導致即使鹿的角已經距離人類相當近,大部分人並不會因此心生警惕。
〰️
落落長分享了一堆內容,《所羅門的指環》真的是一本動物知識量滿滿,也感動滿滿的書籍。非常值得過段時日再重新讀讀回味一下,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