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簡媜、楊茂秀《吃朋友》 

簡媜於一九六一年生,宜蘭人。台大中文系畢業。曾任職聯合文學、遠流出版公司、實學社,現專事寫作。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創作類文藝獎章、梁實秋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中國時報散文獎首獎。 

楊茂秀為輔大哲學系博士,創辦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曾任遠流出版公司社務顧問、兒童日報顧問。著有《看看我的心內褲》、《毛毛蟲的思考》、《我是好人》等十餘部作品。 

🍽簡介 

「這是一本讓人流口水、也流淚水的書。」 

  80餘道簡單卻創意十足的家常菜餚,是獻給好朋友的禮物。由簡媜總策劃,跨越近一世紀,美食創意家黃照美、幼教專家趙國瑞、翻譯家黃恆正、兒童哲學家楊茂秀、音樂家黃淵泉、戲劇學家李惠綿、散文家簡媜、治療師魏可風。總共八次盛宴,八個說故事人,帶來八個扣人心弦的生命故事。 

  時間上,從日據時代、抗戰時期、白色恐怖時期、民國六○年代……,貫串出歷史縱深與時代背景;地理言之,外省至本省南北各縣皆具;菜系而言,江浙、客家、閩南、福州與西式兼備。難得的是,在好友圍繞的溫馨氛圍裡,每一個從未說出口的故事因被全神貫注地聆聽、被理解、被以婆娑淚光回應,因此反而能回過頭來撫慰了說故事的人。從這些足以惹哭、更驚奇入菜的故事中,我們彷彿重回昔日現場,看到朋友如何通過坎坷路途,自困厄中提煉出珍貴品質而成為一個可敬的人。 


🥢 

 《吃朋友》一共八篇短篇小說,分別依序講述了每位摯友的人生故事,內容不時穿插幾張宴客當下友人們的側拍,還附上由黃照美主廚用心烹調而成的成品實拍,圖文並茂地呈現於讀者眼前,讓人讀來忍不住頻頻口水直流。八篇故事道畢,還詳盡附錄了前文提及的所有菜餚之食譜,在讀畢後翻閱時想起前面故事裡的人物與那段故事,感觸特別深刻。以下分享三篇特別令我動容的故事。 


👩‍🍼 

「她把這一生被愛情腐蝕過的枯槁記憶恢復成參天綠蔭,把乾涸恢復成潺潺的清泉,喚回那個渴慕真善美的純情少女,回復一顆冰潔、浪漫的心。」 

起初我對於書封那段讓人流口水也流淚水的評語實在感到納悶,心想怎麼跟飲食有關的作品會是傷感的呢?而在閱讀第一篇<菊妹的一生情債>後便完全能夠理解這樣的書評由來,讀後的傷感和難受在心中翻起了陣陣漣漪。 

青春歲月時便嫁做人婦,用盡全心全意選擇的愛情,卻成了往後一生的情債。儘管也不乏小夫妻新婚時的和睦恩愛,卻無法因此抹平在激情逐漸淡去後的柴米油鹽及丈夫刻意隱瞞的過往是如何剝奪菊妹的快樂與自信。多年來失職的丈夫給了菊妹六個寶貴的孩子,也是因為孩子,一路以來婆家的不平等待遇及他人的閒言閒語她都能以德報怨,加上天生的自信與樂觀性格,套句故事裡其中ㄧ段,雖然無法教給孩子一帆風順的命運,但卻給了他們迎戰暴風圈的膽識與毅力,此外,更是以身作則教會孩子慈悲與寬恕。在生命的盡頭前,願意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更甚至還替丈夫著想後事,如此寬宏的胸懷與智慧實在讓人欽佩與尊敬。 


🐛 

第四篇<苦兒的快樂流浪>裡,一頭捲蓬髮、不時著長裙的裝扮顛覆眾人對性別的定義、友人眼中的妹ㄚ、在演講台上帶給學生快樂的楊茂秀教授,很難想像這樣一位人物的兒時經歷,顛簸得令人心碎。 

九歲時母親便因癌過世、過度傷心的父親無力再撐起一個家庭,把孩子交給大兒子照顧後便一人雲遊四海、最親近的弟弟被親戚寄養,妹妹甚至被送養。近乎算是獨自生活的他,那段生命中的努兒階段,卻長出了作樂的特質。而如今當年的小男孩,是個在講台上帶給眾人歡笑的哲學家。帶著破碎的兒時過去,楊教授將歡笑帶給孩子,著作多本兒童繪本,更是成立基金會,願帶給更多孩子歡笑及快樂的童年,如此的情操使人動容。 


🎸 

「在夢想面前,黃淵泉永遠年輕。」 

三十五歲那天,儘管事業與家庭有成、儘管身扛負擔與責任,仍舊無法澆滅內心源源不絕對音樂的狂想和熱愛。我在第五篇<追夢的吉他> 中見識到對某物的執著與陶醉可以到怎樣的境界。我深深佩服黃淵泉的勇敢捨棄、欽佩他的堅毅與不懈,更是對其家人的全力支持感動不已,也才使得這位三十五歲的鐵工廠老闆能夠順利遠赴西班牙馬德里皇家音樂學院深造,三年後他成為音樂家歸國,更在六十多歲成功獲取博士學位。在夢想面前永遠年輕的黃淵泉,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及鼓勵,警惕著正視自己的熱忱,活出理想的自己!


〰️

對於這八十餘道料理中,我對潤餅特別熟悉及偏愛,不只在清明節,平時也會當作正餐食用。薄薄的餅皮內鋪上煮熟軟爛的高麗菜、菜圃、蛋皮、紅燒瘦肉,儘管各家佐料不一,最後都絕對會灑上點綴的花生粉作為完美句點。啊~想到就讓人食指大動呀😋

而呱呱在看到潤餅那部分後也有了些啟發「黃姐想起已逝去的媽媽菊妹時,做起了潤餅,不是因為是忌日,也不是生日,更不是因為是清明節,就只是單純因為那是媽媽愛吃的食物罷了。看到這,我也不禁問自己,知不知道我媽媽喜歡的食物是什麼呢?未來也好準備祭拜她,想了想,我好像沒有答案,因為我媽媽總說她什麼都吃,什麼都好,無法辨別是真心話,還是只是為了讓子女可以盡情吃喜歡的食物,而自己撿菜尾呢?不過,幸運的是我還有時間觀察,我媽媽這種口是心非的生物❤️」


作為飲食這個主題的第一本作品,很高興有緣能讀到這本書,它帶給我的啟發與震撼不在話下。民以食為天,寫下這段文字的當下我也才剛吃完晚餐。人類與食物的關係不僅僅只是從口入,利用視覺、嗅覺、味覺、觸覺感受食物的每一個層面,沒想到食物也能不只是代表它自己,更是某個人的一段回憶、一些日子。非常推薦給喜歡吃的朋友們,趕緊打開來看!看完、哭完,就可以捲起袖子做菜啦😉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吃朋友
    全站熱搜

    一支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