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湯普森・西頓《西頓動物記》讀後心得

厄尼斯特‧湯普森‧西頓是蘇格蘭裔加拿大籍作家、藝術家及博物學家,也是「叢林印地安人」(Woodcraft Indians)組織的創辦人和美國童軍創始者之一,更是加拿大皇家藝術學院的成員之一。因他的努力,使美國原住民文化對美國童軍和美國近代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西頓的主要著作包括《叢林印地安人的白樺樹皮卷》、《動物的狩獵生活》和傳世經典《西頓動物記》。由於他對野生動物的深刻愛好,及其動人、細膩,充滿生命尊嚴的書寫,開啟了動物文學的書寫傳統,被後世譽為動物文學之父;也因此和傑克‧倫敦、馬克‧吐溫和老羅斯福總統結下友誼。


《西頓動物記》由八個以動物為主角的真實故事組成。自一八九八年出版以來便大受歡迎,一個世紀以來再版無數次,被譯成至少十五國語言。作為這個月的主題開篇,特別可惜我當初借到的是童書,內容僅收錄三個動物的故事,分別是烏鴉銀星、狐狸疤臉、狼王羅伯,儘管沒能一次享受八隻動物在西頓筆下的模樣,卻給了我十足震撼的體驗及心得,更打算日後再去將剩餘五隻動物的故事補齊。


🧍‍♂️

「我來不及叫那小孩湯米這個名字,其實我也很想聽他叫我一聲哥哥呢⋯⋯而且我也來不及和銀星說聲再見。也許,預測不到的種種就是生命吧。」

患有白血症的湯米,並非因病過世,而是死於意外事故。西頓在首篇《烏鴉銀星》裡最後故事這句內心的惆悵情懷,使我不禁意外竟是源自捧在手上的以圖畫方式,並無過多文字呈現的繪本中所見。繪本裡的主角與動物們,在作者筆下個性鮮明、生動活潑,在繪者的詮釋下更是有菱有角,是有血有淚。因著平日並無閱讀繪本的習慣,對其的印象與認知尚停留在主要給孩童翻閱,從而學習與認識的書籍類型,也於是對於閱讀起來有這樣衝擊的感受實在頗為震撼及驚豔。原來,也能夠透過繪本這樣的形式,簡單的文字及和鮮豔的圖畫,去談論死亡與人生。


☠️

「流動的河水能治傷口、凡是陌生的都是敵人。」

第二篇《狐狸疤臉》裡,母狼威克森最終的決定使人難受與沈痛。牠清楚,人類是最可怕的敵人,所以儘管對象是僅剩唯一的孩子,落入了敵人的手裡,自己卻無力拯救時,只得讓牠死去。

身為母親,當然無論如何都想拯救孩子,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從起初發現最後存活的骨肉時,每日帶著食物來到身邊餵食,到幾日後發現無法將之帶離,那原先絕望的心情在重拾希望後卻又更重摔倒至地面。牠承受的打擊,想必比痛失家人更深刻,也於是在毒殺親骨肉後,便消失於森林裡,自此不再出現。我想,消失的不只是牠的軀體,牠的靈與母愛,也隨著公狼及孩子的死亡而消失了。


🐺

「愛情!因為愛情,使得羅伯的習慣產生了變化。」

狼王羅伯因為配偶布蘭卡的死亡而哀嚎了整整三天三夜,哭得肝腸寸斷的牠決定走向已知的陷阱裡,拒絕生存在這個沒有摯愛的世界裡,終結這了無意義的生命。

這樣的結尾對比使得窮盡各式方法,希望將羅伯繩之以法的獵人西頓,敵人選擇自盡的舉白旗,好似動物自行擬人化,展示了自己被剝奪了和他人相愛的機會,讀來不禁格外淒涼與悲催。


〰️

三篇故事裡,作者都賦予了動物感情,烏鴉群因為銀星的逝去表示哀痛;母狼威克森決心親手弒去無法逃脫人類魔掌的骨肉;狼王羅伯因為愛人的死亡而決心跟隨自盡。這些擬人化的故事情節,動物宛若人類,有了思想與感受,而繪本的呈現方式是簡易理解,並立體了這群角色的生命,讀來有如如虎添翼,更能感受動物們與獵人西頓的感受。非常推薦喜給喜歡動物/繪本/插畫類型的書友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西頓動物記
    全站熱搜

    一支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